WB用膜
硝酸纤维素膜
硝酸纤维素膜是由纤维素羟基经硝酸酯化而形成的,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进行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。因其易于处理并且可以长期储存的特点,一直被作为印迹膜使用。它具有亲水性,因此无需用甲醇进行预处理。但强度较弱,蛋白的结合能力为~100 μg/cm2,比其他膜小,转录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已转录的蛋白再次游离。
尼龙膜
尼龙膜使用了经尼龙或胺化学改性的尼龙。比硝酸纤维素膜具有更好的蛋白结合能力,尤其是经化学改性的尼龙膜带有正电荷,与带负电荷的蛋白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。但由于容易发生蛋白以外的非特异性吸附,必须进行充分的封闭处理。
PVDF膜
PVDF膜是以聚偏二氟乙烯(PVDF) 为支撑的膜,可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吸附蛋白。虽然预处理时需要使用甲醇,但其具有较大的蛋白结合能力、优异的强度和化学相容性,因此经常被用作印迹膜。
膜种类及性质
膜 |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|
蛋白结合能力 | 优点 | 缺点 |
硝酸纤维素膜 | ClearTrans® Nitrocellulose Membrane, 0.45μm 037-25653 |
~100 μg/cm2 | 操作简单。便宜。 | 蛋白结合容量小。 强度低。 |
尼龙膜 | ClearTransR Nylon Membrane, 0.45μm 039-22673 |
~210 μg/cm2 改性尼龙约为500 μg/cm2 |
蛋白结合容量大。 | 容易发生目标蛋白以外的非特异性吸附。 无法进行染色。 |
PVDF膜 | ClearTrans® SP PVDF Membrane, Hydrophobic, 0.2μm 033-22453 |
300~400 μg/cm2 | 蛋白结合容量大。 强度高。 |
需要甲醇处理。 |
【要点】 膜孔径
用于Western blotting的膜孔径有0.45 μm和0.2 μm。通常使用的是0.45 μm,但转录15 kDa或更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时,0.2 μm具有更高的结合效率并且可以抑制吸附后的游离。
参考文献
1)口野嘉幸,平井久丸,櫻林郁之介 編:「遺伝子・タンパク質 実験操作 ブロッティング法」(ソフトサイエンス社)(1987).
2)大藤道衛 編:「電気泳動なるほどQ&A」(羊土社)(2005).
3)森山達哉 編:「バイオ実験で失敗しない! 検出と定量のコツ」(羊土社)(2005).